本周华北黄淮东部多晴好天气麦收顺利 云南干旱得到有效缓解
未来10天南方多强降雨 需防范农田渍涝灾害和早稻“雨洗禾花”
1.1 本周天气特点
本周(6月11日-17日),全国大部农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,其中新疆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北部、山东西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偏高2~4℃;河南西部、贵州北部、四川南部和云南北部等地较常年同期偏低1~4℃(图1)华北和西北大部降水稀少,东北降水5~15毫米,西北地区东南部、黄淮西部、江汉、华南中南部、云南大部等地降水量有25~100毫米,湖北北部、广东南部沿海等地降水量有100~250毫米(图2);上述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3~9成,河南、湖北、云南大部、广东南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3成至4倍。四川中部和西部、云南大部、重庆中南部、湖南北部、江西中北部和海南等地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少3~8成,全国其余大部农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或偏多3~5成(图3)。华北东部、山东西部、河南东部等地有3~4天出现日最高气温≥35℃高温天气,较常年同期偏多2~3天。
图1 全国平均气温距平
图2 全国降水量
图3 全国日照距平百分率
1.2 本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
本周,东北地区大部光温充足、墒情适宜,利于玉米、大豆和一季稻健壮生长。华北、黄淮东部、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麦收区大部时段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,利于麦收作业和小麦晾晒,麦收进展顺利;西北地区东部、黄淮、华北以及江淮、江汉等夏种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,利于夏玉米、夏大豆等播种出苗以及花生、棉花等春播作物幼苗生长。新疆冬麦区出现3~4天日最高气温≥35℃的持续高温天气,较常年同期偏多2~4天,影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灌浆。江南和华南大部光热适宜,利于早稻孕穗抽穗开花和灌浆以及春玉米、大豆、甘蔗等作物生长,广西东南部、广东南部等地有1~2天大到暴雨天气,强降水使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早稻遭受“雨洗禾花”危害。西南地区大部气象条件基本适宜,利于玉米、一季稻等作物生长发育;云南大部出现25~100毫米降水,利于土壤增墒和农业蓄水,云南农业干旱得到有效缓解,有利春播作物生长发育和夏播出苗。
二、未来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预估及建议
预计未来10天(6月20日至6月29日),华北、黄淮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,利于麦收扫尾和夏种大范围开展;21-23日,华北东部、黄淮大部等地将出现日最高气温35~37℃、局地39℃左右的高温天气,24-25日华北东部高温天气仍将持续;高温天气易造成夏种田间作业人员中暑,也易导致土壤失墒加快,影响夏播进度。江淮、江汉以晴或晴雨相间天气为主,利于夏种农事活动开展及雨后趁墒夏种。新疆南疆盆地多高温天气,部分处于灌浆乳熟期的小麦遭受干热风灾害的风险等级高。内蒙古东部、东北地区累计降水量有10~20毫米,有利增加土壤水分,晴雨相间天气利于春玉米、大豆、一季稻等作物生长。
未来10天,江南、华南西部、云贵高原等地累计降水量有60~110毫米,其中浙江、江西中北部、湖南南部、广西、云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130~180毫米;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以上,利于南方大部地区土壤增墒和农业蓄水。但受多强降水天气影响,江南、华南西部低洼农田有渍涝灾害中高风险;江西、湖南、广西西部和北部等地处于抽穗开花阶段的早稻有“雨洗禾花”中高风险(图4),影响早稻开花授粉,造成结实率下降,多阴雨天气也易导致病害虫发生和蔓延。
建议:北方麦收区抓住近期晴好天气,做好麦收扫尾工作,并及时腾茬整地趁墒播种夏玉米、大豆等作物,缺墒地区造墒播种或播后浇“蒙头水”,提高出苗质量,田间作业人员注意防范高温中暑。东北地区做好在地作物田间分类管理,及时除草、科学施肥,促进作物健壮生长。
南方各地要提前疏通沟渠,降雨间隙注意及时清沟排水,减少农田淹水时间;雨后及时查田和扶苗洗苗,并适时追肥,减轻灾害影响。一季稻尚未移栽田块要避开降雨时段移栽,已移栽田块要加强秧苗管理。“雨洗禾花”中高风险的早稻产区,需根据长势及时喷药和施肥,以减轻危害,促进早稻抽穗开花结实。云南北部、广西西部、湖南中部等地在确保安全防汛的前提下,加强农业蓄水,同时防范旱涝急转的不利影响。此外,强降水天气和梅雨季节易引发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、草贪夜蛾迁入以及稻瘟病、纹枯病的发生发展,各地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。
图4 未来十天农业气象关注重点
附一、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监测
附表1 本周主产省双季早稻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 |||
福建 |
7 |
抽穗 |
4 |
|
|
广东 |
24 |
抽穗 |
15 |
乳熟 |
5 |
广西 |
12 |
抽穗 |
6 |
孕穗 |
3 |
浙江 |
1 |
抽穗 |
1 |
|
|
湖北 |
3 |
分蘖 |
1 |
孕穗 |
1 |
湖南 |
16 |
抽穗 |
8 |
孕穗 |
5 |
江西 |
14 |
孕穗 |
5 |
抽穗 |
4 |
海南 |
6 |
乳熟 |
1 |
成熟 |
1 |
安徽 |
2 |
抽穗 |
1 |
孕穗 |
1 |
附表2 本周主产省一季稻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 |||
黑龙江 |
10 |
分蘖 |
4 |
返青 |
1 |
江苏 |
8 |
三叶 |
3 |
返青 |
2 |
湖北 |
18 |
分蘖 |
9 |
|
|
四川 |
22 |
分蘖 |
11 |
拔节 |
7 |
安徽 |
10 |
移栽 |
2 |
分蘖 |
2 |
吉林 |
12 |
分蘖 |
5 |
返青 |
2 |
云南 |
18 |
分蘖 |
8 |
返青 |
4 |
重庆 |
10 |
分蘖 |
1 |
拔节 |
1 |
辽宁 |
6 |
返青 |
2 |
移栽 |
1 |
贵州 |
11 |
返青 |
2 |
移栽 |
2 |
浙江 |
11 |
移栽 |
2 |
三叶 |
2 |
附表3 本周主产省春玉米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 |||
黑龙江 |
22 |
七叶 |
11 |
三叶 |
3 |
吉林 |
35 |
七叶 |
13 |
|
|
内蒙古 |
27 |
七叶 |
17 |
三叶 |
7 |
辽宁 |
19 |
七叶 |
10 |
三叶 |
2 |
河北 |
10 |
七叶 |
5 |
拔节 |
2 |
四川 |
13 |
吐丝 |
4 |
七叶 |
1 |
山西 |
24 |
七叶 |
18 |
拔节 |
3 |
云南 |
1 |
拔节 |
1 |
|
|
新疆 |
10 |
拔节 |
7 |
七叶 |
3 |
甘肃 |
7 |
拔节 |
5 |
七叶 |
2 |
广西 |
8 |
乳熟 |
5 |
成熟 |
1 |
重庆 |
8 |
吐丝 |
2 |
拔节 |
1 |
宁夏 |
6 |
七叶 |
5 |
|
|
贵州 |
3 |
拔节 |
3 |
|
|
附表4 本周主产省棉花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 |||
新疆 |
37 |
现蕾 |
33 |
第五真叶 |
3 |
河北 |
4 |
现蕾 |
2 |
第五真叶 |
1 |
山东 |
4 |
现蕾 |
2 |
第五真叶 |
2 |
湖北 |
7 |
第五真叶 |
4 |
现蕾 |
1 |
湖南 |
1 |
现蕾 |
1 |
|
|
江西 |
2 |
第五真叶 |
1 |
|
|
安徽 |
1 |
第三真叶 |
1 |
|
|
甘肃 |
1 |
现蕾 |
1 |
|
|
河南 |
4 |
第五真叶 |
2 |
|
|
江苏 |
1 |
现蕾 |
1 |
|
|
附表5 本周主产省大豆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 |||
黑龙江 |
25 |
第三真叶 |
15 |
出苗 |
4 |
内蒙古 |
3 |
第三真叶 |
2 |
出苗 |
1 |
安徽 |
5 |
播种 |
1 |
|
|
吉林 |
6 |
第三真叶 |
5 |
分枝 |
1 |
江苏 |
3 |
出苗 |
1 |
|
|
辽宁 |
5 |
出苗 |
1 |
|
|
附表6 本周主产省夏玉米发育进程统计
省份 |
总测站数 |
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| |||
云南 |
8 |
三叶 |
2 |
拔节 |
2 |
四川 |
4 |
三叶 |
1 |
七叶 |
1 |
江苏 |
4 |
出苗 |
2 |
播种 |
2 |
陕西 |
8 |
播种 |
3 |
三叶 |
1 |
安徽 |
2 |
播种 |
1 |
|
|
山西 |
4 |
播种 |
4 |
|
|
河北 |
15 |
播种 |
4 |
|
|
河南 |
23 |
三叶 |
8 |
播种 |
7 |
山东 |
11 |
播种 |
6 |
三叶 |
1 |
附二、土壤墒情监测
附图1 20厘米土壤墒情
附图2 6月10日分省20厘米土壤墒情统计(站点百分比)
附三、作物生长模型模拟
附图3 2023年6月10日早稻叶面积指数模拟
附四、作物生长气象适宜指数
附图4 春玉米生长气象适宜指数